續航力爆發!Apple MacBook Pro 13 吋 M1晶片版本開箱、內部結構與電池測試分享

自從蘋果宣布在 Macbook Air 以及  Macbook Pro 系列產品改採用自家 M1  晶片後,不但引起廣大的蘋果使用者期待與爭相購買,甚至也可說是激怒到了 Intel,因為最近 Intel 頻頻出招對媒體與消費者說明自家 Core i 處理器的效能,在絕大多數的應用環境下,並沒有輸 Apple M1。

當然不管是 Apple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還是 Intel 驚覺不妙失去蘋果品牌這樣大咖的客戶了,對於消費者而言,其實最在意的還是在於是要選 MAC OS 還是 Windows OS,甚至漸漸在瓜分市場的 Google Chrome 電腦。


圖 /  蘋果 M1 晶片擁有相當多的特色與優勢,難怪 Intel 備感壓力

使用蘋果的 Macbook Pro M1 至今已一個月了,沒有搶在第一時間開箱分享給大家的原因主要是不少媒體已經搶先報導過,因此我們決定好好體驗使用 Apple  M1 和過去 Intel Core i 處理器,實際尚未消費者帶來哪些體驗有感的差異。

 

根據蘋果官網的資訊,Apple M1 晶片賦予 13 吋 MacBook Pro 令人驚歎的速度與威力。CPU 效能最快達 2.8 倍,繪圖處理速度最快達 5 倍。而這主要得益於蘋果最先進的神經網路引擎,機器學習速度最快也可達 11 倍。此外,電池續航力最長達 20 小時,更是 Mac 歷來之最!

首先,還是做個簡單的開箱介紹給大家認識採用Apple M1 晶片版的 2020 MacBook Pro 13 吋筆電

 

MacBook Pro 13 吋產品主要規格

螢幕:13.3 吋 Retina 顯示器
處理器:Apple M1 晶片
記憶體: 8GB 記憶體
儲存空間:256GB 或 512GB 儲存裝置
作業系統:macOS Big Sur
電池續航力:最長可達 20 小時電池使用時間(Apple TV 電影播放時間)或17小時上網時間
其他設計:具觸控列和 Touch ID

售價:NT$39,900 起

 

開箱


圖 /  Apple M1 版本和過去 Intel Core i 版本的包裝盒與配件,實際上是沒有差異的


圖 / 包裝盒背面一樣有產品進一步的規格資訊,如品名 13 吋 MacBook Pro、8 GB 記憶體和 256GB SSD,台灣公司貨另外會有 NCC 的認證號碼資訊


圖 / 取下包裝蓋,可以看到 13吋 MacBook Pro 被穩固的呵護在裡面


圖 / 取下筆電,可以看到還有相關手冊、充電用的變壓器與傳輸線


圖 / 隨附的是 61 瓦的 USB-C Power Adapter,和 Intel Core i 7 版本規格一樣


圖 / 隨附的 USB-C 傳輸線長度為2M,主要與來供電用,也可用來傳輸資料


圖 / 在外觀設計的部分,採用 M1 晶片的 Macbook Pro 與近代的版本略同


圖 / MacBook Pro 和 MacBook Air 的外觀也相似,主要差異是底座的厚度,以及多了 TouchBar 功能選項的設計


圖 / 蘋果貼心設計的凹槽方便使用者輕鬆開啟螢幕


圖 / 螢幕上蓋非常的薄!開闔的角度都很穩固,可以輕鬆調整到你要的角度


圖 / 大巧尺寸恰好的蘋果 Logo 居中在上蓋中央,還沒擁有的果粉看了就會想咬(買)一口(下去)啊!!


圖 / 其實許多媒體和影音創作者會選用蘋果筆電的主因當然不是因為它的外觀設計(雖然是很棒),而是在效能、穩定性,以及優異的續航力啊!!

 

螢幕設計


圖 / 還在煩惱要使用 MS Office 軟體的問題嗎?所有的 MAC 早就都能讓使用者自行選擇要用蘋果或是微軟的文書處理軟體了!

這一代的 MBP 採用 Retina 顯示器;可以讓文字銳利清晰,而高亮度的 LED 背光,呈現深邃的黑色和明亮的白色,而 P3 廣色域則是帶來比 sRGB 更絢麗生動的綠色和紅色。MacBook Pro 還具備原彩顯示技術,能配合使用者所處環境光線的色溫來自動調整白平衡,為大家提供更自然的觀看體驗。例如你不用擔心在陽光過強的地方下工作使用,更不用擔心摸黑的環境下使用,都能輕鬆的瀏覽螢幕與打字操作。

 

巧控鍵盤的鍵盤設計


圖 / 這一代的 MBP 和上一代都是採用更精進的剪刀式結構,它帶來靈敏、舒適且安靜的打字體驗。而觸控列將最常用的指令放在你左右,幫大家省時省力。而 Touch ID 則提供快速、簡單的認證方式,作為安全登入與購物之用。


圖 / 剪刀式結構圖式;上方為鍵帽,中間為提供彈性的按壓的橡皮帽,最下半則是剪刀式結構


圖 / 鍵盤與螢幕的舒適度可說是影響筆電是否好用的最大關鍵因素,因為就算效能再強大,打字讓你感到不順,螢幕讓你長時間使用感到疲倦或不適,那也是白搭啊!


圖 / 鍵盤的回饋感很好,除了扎實穩固之外,軸承的距離適中不會像上一代一樣太淺會有種太快敲到底的不適感,恰到好的回饋讓打字時更加得心應手!


圖 / TouchBar 的設計是否實用見人見智,我是蠻常搭配使用的,而在打字時也可用來快速挑選要的文字

 

精簡的 I/O 設計

沒有太多的I/O 是入門版的 MBP 缺點,或許蘋果希望大家多用擴充設備來外加其他需要連接的設備@@”,但相信許多 MBP/MBA 使用者都習慣了(這該開心還是嘆氣呢?)


圖 / 右側提供一組 3.5mm Audio out / Mic in 接孔


圖 / 左側則是提供兩組 Thunderbolt 4 / USB-C;可以用來充電、外接 6K 顯示器,與資料傳輸用(最快可達 40Gb/s)

 

FaceTime HD 相機

M1 晶片甚至也能讓你展現最好的一面。在低光源環境下,亮部區域更好看,先進的雜點消除功能也使暗部更顯清晰銳利。而面孔偵測功能則運用神經網路引擎,將白平衡與曝光量調得更適切,進而展現更動人自然的膚色。


圖 / 視訊會議收音功能也不能含糊,這款筆電內建三麥克風陣列,具備錄音室品質,可以讓大家不必進錄音室就能獲得好的收音效果。而且比起上一代的 MBP,其訊噪比再精進,效果媲美專業級麥克風!


圖 / 接下來準備將底座卸下,來了解一下筆電裡面的零組件配置設計


圖 / 底座為圓弧形凸出的設計,藉此讓外觀看起來不會厚重,一樣可以配置豐富的硬體與散熱結構


圖 / 鋁底座上有雷雕的資訊,台灣版本是獨立的,因為有標示 BSMI 的 R 字軌資訊,以及台灣安規要求產品型號、NCC 證號資訊、產地,以及電源等資訊。大家可以理解為何有時台灣無法搶在第一波上市,因為還要等安規認證完成才能販售(證號要出來才能雷雕上去,當然蘋果可以用貼貼紙的方式,但為求質感沒有採取這樣省成本的方式)


圖 / 底座一側有大面積的散熱孔設計,四周有圓形腳墊用來止滑與托高增加空冷效果


圖 / 卸下底座需要點技巧,需要往下滑開(因為有卡榫設計)。底座還有導熱貼片讓主機板上的相關元件得以再透過底座來達到被動式的降溫


圖 / 一如過去 MBP 擁有非常乾季俐落的零組件配置,這就是為何許多業界都要像蘋果學習設計的地方。M1 晶片版的內部結構設計與之前的型號幾乎沒變化,這邊可以清楚辨識到約有1/2配置的是電池(非有三塊),其它 1/2 部分主要有 Apple M1 晶片、散熱系統,以及兩顆喇叭


圖 / 這邊就是 Apple M1 配置區域,處理器以大面積的熱導管與散熱片包覆住,導熱管上方裡面內是記憶體,導熱管下方內則是有 M1 晶片;另外上方兩顆應為各 128G 的 NAND 快閃記憶體顆粒  (共256GB);8GB的記憶體已整合至 M1 晶片中故看不到


圖 / 從 iFixit 網站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蘋果 M1 晶片的結構;右邊為記憶體,左邊遮蔽的是 M1 晶片(內涵 CPU + GPU 與 T2安全功能)


圖 / 熱導管的寬度為 11 mm,能夠有效將熱源導出到散熱風扇模組區域


圖 / 熱導管的厚度也很扎實!


圖 / 這邊是散熱風扇模組區域,熱源導出到上方的鰭型散熱片後再排出到更上方的散熱孔出去


圖 / 散熱風扇採扁平式設計以免增加機器厚度,藉由多葉片設計與面積來有效導出熱風


圖 / 非常乾淨俐落的電子元件在主機板上,所有可能會受訊號干擾或需導熱的元件都有加上對應的遮蔽或導熱材質(如 Wi-Fi 6 / 藍牙模組)


圖 / 中央電池下方這邊主要是 TouchPad 的電子設計,需要偵測按壓感應


圖 / 喇叭設計也很犀利,竟然是用排線的方式與喇叭模組接駁,從排線設計可以看出裡面可能內藏放大器設計,兩顆喇叭音為全音域喇叭設計用來增加高音質感與音壓。另外一側的喇叭模組音箱面積比較大,猜測有額外增加低音 DSP 在內來增加筆電的低音音效。


圖 / 電池為11.41 v DC / 5103 mAh 設計(共三顆的容量加總)

 

令人歎為觀止的設計細節要求


圖 / 我很佩服蘋果機構與電子工程的設計功力,這邊可以看到蘋果在機身 C 件直接以厚度 5 mm 的鋁塊直接 CMC 切割劃分一些區域,例如電池模組獨立配置在此凹槽內


圖 / 此外還特別設計肋條的結構,讓機器更為扎實堅固(凸出處)


圖 / 同樣的區域,另外一個方向;可以看到蘋果就連機身裡面的每一個面與細節都非常要求,和多數的產品只要不是面對使用者的面就忽略細節或不做修飾工法理念不同


圖 / 實際量測機身(C 件)厚度為 5 mm


圖 / C 件與 D 件(底座)的密合度也很高,無論內外都能看到蘋果對產品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完美,真是令人髮指啊(稱讚之意)!


圖 / 這是 2018年型號 A1989 採用Intel Core i7 2.7GHz 頂規版的 MBP 底座


圖 / 這是 2014 年型號 A1502 的 MBP;可以明顯發現新一代 M1 晶片版的  MBP 拿掉側面的散熱孔設計,代表裡面的熱源較過去低很多固可拿掉

 

在全盤了解這款充滿魅力設計的蘋果最新 MacBook Pro 13 吋 M1晶片版後,本篇文章最後要來為大家分享電池續航力的測試,而效能部分則另外開單元分享之。

 

電池續航力測試

這次我們特別先與 Intel Core i7 2.7GHz 頂規版(2018;型號A1989)的 MacBook Pro 13 吋筆電做比較


圖 / 圖左為 Intel Core i7 2.7GHz 頂規版(2018;型號A1989),圖右為 MacBook Pro 13 吋 M1晶片版

 

雖然這台Intel Core i7 2.7GHz 頂規版筆電並非全新品,但是電池壽命還很好。首先以螢幕亮度為 80%來做測試,兩台機器都開啟網路播放新聞台直播,在經過整整兩小時檢測發現 M1 版的 MBP 電池剩下90%,而 Intel Core i7 版卻只剩下 74%!經過整整三小時的時候 M1 版還有82%,而 Core i7版只剩下62%!接著我們讓兩台筆電都待機,經過9小時候M1 版電力只掉了1%,而Core i7版則掉了3%!

一小時候檢視電力 M1 版還有70%,而 Core i7版只剩下41%。在經過5小時候M1 版還有50%,而 Core i7版只剩下12%!再經過1小時候M1 版還有43%,而 Core i7版已毫無電力!

上述的測試可以發現,經過 12小時的使用網路播放影片,以及 9 小時的待機過程中,M1 版還有43%的電力,而 Core i7版已沒有電力!

而在剩餘的43%電力經過10小時5分鐘使用網路播放影片 +11 小時的待機後,M1 版的電力總算耗盡。

經由以上測試估算M1 版100%電力可以提供播放網路影片長達22小時加上20小時以上的待機時間!比對官方宣稱的最長20小時續航力,發現蘋果已經是非常保守的數據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外出兩天工作使用11小時內,完全不用擔心電池續航力的問題!當然,如果是需要高效能的運算情境時,電力很可能會提前消耗完,而這邊只是做個參考的樹續。

不管如何,M1 版的續航力比 Intel Core i7 版還要高出很多(最多近乎1倍的電力)!這是相當值得留意的數據,代表 M1 版除了效能更為優異之外,也更省電!

此外我還以100%的螢幕亮度來做測試,發現大約可以使用網路播放影片的情境之下,可以連續使用8個多小時。代表螢幕的亮度即便只有 20 %的差異,電池續航力可是有超過一倍的差距。也就是說當你發現電池續航時間有危險時,不妨藉由降低螢幕亮度來提升筆電續航力吧!

 

充電速度表現也十分優異!

而在充電的數據表現方面,充電40分鐘就能從0%充到50%!60 分鐘則是充到63%,120分鐘後則是充到90%以上,2小時33分鐘可以充達100%的電力。我從充電的過程當中可以發現一開始充電的速度急速上升的,而到了後面則是會較為緩慢,這當然是為了保護電池而做的智慧設計,非常理想!

 

使用心得總結

整體來說,使用 Apple M1 晶片版的MacBook Pro 13 吋筆電在續航力的提升部份是非常有感的!而在效能的部分,我主要使用情境是做多張照片的編修(如使用Photoshop的指令碼做多張照片的壓縮處理),一般文書處理以及上網用,在使用上的感覺是和 Intel Core i7版一樣順暢的,而如果做影片的編輯效能可能會非常有感的提升,這部分會視你使用的影音編輯軟體而有所差異。

無論如何,蘋果看似已經決定全面將 M1 晶片來取代過去採用 Intel Core i 系列處理器,因此習慣或非蘋果 MAC OS 作業系統使用不可的族群來說,其實你就不用想太多,選擇新機種來購買就對了 !畢竟蘋果都公布了效能差異的數據了,而且我們也實際做了電池續航力的測試,顯見這一代的 MBP 真的是很不錯,連續外出使用兩天可能都不用充電還夠續航力!

此外,蘋果 M1 晶片版的 MacBook Pro 將支援越來越多的軟體,過去只能在 Apple iPhone / iPad 才能下載的 App 多能實現在 MBP M1 晶片版內!

螢幕的舒適度一樣很好,改回來的剪刀式結構讓我覺得可以在打字時的回饋感更舒適與得心應手。游刃有餘的效能和長效的電池續航力更是 MBP M1 晶片版的優勢,如果您還在猶豫是否要選擇上一代採用的 Intel Core i版本 MBP ,除了有非使用不可軟體還沒支援的問題,那就放心直接選購 MBP M1 晶片版吧!

(bolivarescapes.com)

jazz jazz

本篇文章版權為「電腦DIY」與本文作者共同擁有
若為新聞稿則為品牌商所擁有,本媒體只協助上刊

電腦DIY老編,快速奉上最新3C業界資訊。
歡迎加入我的粉專與YouTube頻道隨時掌握科技脈動

https://www.jazznews.com.tw
https://www.facebook.com/Jazz-News-109538211346562
https://www.youtube.com/c/PapaJazz1

產品評測、活動邀約、異業合作、新聞稿協助 [email protected]

標籤: , , , , , , , ,

臉書留言